龙膜技术今夕
开发新型人造振膜在民乐制造领域不是一个新课题,长期以来,都有人在关注和尝试这一领域。然而论起关注与尝试乃至投入的长久,也就是龙膜研发团队了。
从十几年前的关注尝试,到最后研发成功,这个过程是比较艰辛的。当然套用伟人的话“科学上从没有平坦的大道”。龙膜技术团队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,也没有退缩,最后坚持到了成功的时刻。
龙膜的技术究竟是什么,从化学分类上可以说是高分子,从物理角度上说,算是非晶物质。从数学角度上说,她是十几个变量的方程。
龙膜研发的历史,起初和普通的材料研发没什么不同,无非是大胆猜想,小心求证之类。如果真正算成功推手的话,应归功于数学。面对成堆的实验数据,即使是化学高才,物理大拿也感到头痛。好嘛,数学专家一来,一切迎刃而解。
宇宙的根本是数。凝聚态物理专家最前沿的研究说物质就是信息,最根本的信息就是0和1。在0和1的基础上信息发生了演化,也就是发生了量子纠缠。最终演化成了目前的宇宙。
在成堆的数据面前,数学家把最终音质Q=f(x,y,z,....),最终,都函数化了。当然音质不是一个线性的方程,把参量限定在某个范围内,进行推演,最终得到想要的结果。
在技术上,无论是疏水性,微孔技术,钙原子官能团等等,都是理论演化后必然的结果。从实验到数据,再从数据到实验,几个循环下来,就得到了目前的成果。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,时间上其实是很长的。
龙膜技术,对民乐历史来说,尤其是二胡来说,是一个巨大的进步。纵观音乐发展史就是一个科技合成材料取代天然材料的过程。最早的琴弦是蚕丝和肠衣来制作的,后来出现了金属弦,取代了天然材料。
鼓,最早是动物皮来蒙制(大部分是牛皮),后来杜邦公司发明了一种新型材料,目前世界上80%的鼓,都用合成材料了。
音乐发展史,就是技术进步史。替代材料的出现,提高了乐器发声效率,也相当一部分减少了动物的痛苦,提高了动物福利。
对于民乐庞大的乐器种类来说,二胡仅仅是个有机组成部分,面对西洋乐器的围攻,所有民乐器制造者,要奋发起来,用科技来突破现有的困境,如此,民乐器,才会有一个光辉的未来。